<aside> <img src="/icons/megaphone_blue.svg" alt="/icons/megaphone_blue.svg" width="40px" />
【2025.08】1.0版本发布
</aside>
UAC一直是一张很不错的卡,也是一张被低估的卡。作为之前八卡组合中楼主推荐的最后一张卡,虽然可能不是消费刚需,但也是一个锦上添花的存在。对于轻度旅行者来说足够用了。 本来按照楼主的计划今年不申卡了,等到明年再申请。可是计划赶不上变化,正好这个月石膏了,所以就赶鸭子上架,强行申请。 结果,悲剧了。
那天晚上楼主直接在网上尝试Pre,喜提7-10天。第2天楼主就冲到附近Branch,准备在Banker的帮助下一起申卡。
当楼主向Banker询问这个问题时,Banker给的答复是" We are pulling from multiple credit bureau"(大概是这个意思)。那他这个意思是USbank会同时pull多家,还是不同的情况pull不同的bureau? 总结:最后pull了一家,还是EX,欲哭无泪,应该先锁了再去申。(根据大部分dp USbank pull TU,最后还是pull了EX)
大家应该都知道大部分银行都有一个批卡模型,填写你的资料点击申请后马上就会给出结果。但USB所有的application必须经过人工审批... 而且他们家的审核结果不发邮件,是寄信。很另类。
之前楼主也去过Citi branch,15分钟丝滑搞定。然而这次坐了整整40分钟才出来,也从侧面可以看出USbank真的比其他银行还繁琐很多。 从申请表所需的信息来看,除了个人信息Citi只需要填写收入和房租,而USBank在这个基础上还需要填你的工作类型,职业,和其他一堆信息。
最后楼主也悲剧了。 那来做个总结吧,USbank可比Citi难搞太多,从申请需要提供的信息就可以看出。更离谱的是在几乎所有银行都有模型的情况下,他们居然没有Instant approval,开什么国际玩笑(就差点把"注重关系"写在上了)。 所以再反思一下,为什么要申请UAC?消费结构并不是刚需,主要就是4次免费PPS,属于锦上添花的存在。如果实在申不到可以考虑直接move on的,也没必要耗太多时间。
好吧来为他们正明一下,Instant approval不是没有,而是几乎没用。如果你过不了Pre,那你的application一定会被人工review。而USBank的Pre也很难搞,基本没有秒过的...
<aside> <img src="/icons/megaphone_blue.svg" alt="/icons/megaphone_blue.svg" width="40px" />
XHS原文章
http://xhslink.com/m/65t3MgkBm38
</aside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