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aside> <img src="/icons/megaphone_blue.svg" alt="/icons/megaphone_blue.svg" width="40px" />
【2025.10】1.0版本发布
</aside>
本来这个系列只讨论三大点数系统,但楼主觉得非常有必要把C1拿出来单独讲一讲。本来这个点数系统很不好用,虽说经过改良后有所进步,但,仍然不好用。
为什么把点数来源拿出来单独讲呢,先来盘点一下C1的情况:C1的卡确实很多,但问题是他会让你把这么多卡全部都开下来吗?别忘记C1有1/6的规则。那么也就是说在一年时间内你最多只能下两张C1卡,而相比之下同样时间极限情况你能下5张或以上Chase,Citi或Amex的卡,总之比两张多。
所以细看C1卡,基本上就是两张卡组合:Savor(系列)+Venture(系列)。开卡奖励作为点数来源的主要途径之一,大大受限;且两张卡的消费结构没什么亮点,2x不出众。所以相比之下,不管是开卡奖励还是消费结构,UR,TYP,MR的点数来源比C1要丰富的多。
关于点数使用,主力涨点卡Venture系列2x兑现只有0.5cpp,且点数不能转给Savor 1cpp兑现。具体其他的分析方式楼主之前已经分析过了,所以接下来注重关注C1的转点伙伴。
好消息是C1近期宣布了两个新的转点伙伴:JAL和Perfer Hotel。坏消息是JAL比例只有1:0.75,Perfer Hotel 1:2。相比之下Citi Premier Perfer Hotel转点比例1:4,其他Citi卡免年费卡1:2.8。哪怕JAL估值1.6cpp,转点过后只有1x0.75x1.6=1.2cpp的价值,这是来搞笑的吧。而且根据反馈JAL点数价值其实和国泰相当,YQ也差不多。
那么在没有宣布新转点伙伴前,比较值得一提的就是转点比例只有2:1.5的长荣了。也是一种很亏的方式。所以这么来看C1的2x everything就是一个笑话——贬值居然如此的严重,不愧是渣行。
总结就是拉完了。C1不论是卡还是点数都毫无竞争力,大家没必要跟C1过不去吧?除了Venture X出了名的难下(应该是信用卡z难下的卡了,且已被削弱),Savor也不见得好下,至少比Freedom难度高。所以大家完全可以绕开:甚至还有人表示新手应该先下C1,别吹了真的。
不过如果和MR比较,其实C1没有比MR更好用,甚至两边的点数是一模一样的情况。但C1胜在有无年费的卡可以挂壁,Amex没有。
<aside> <img src="/icons/megaphone_blue.svg" alt="/icons/megaphone_blue.svg" width="40px" />
XHS原文章
http://xhslink.com/o/Ve7VJIbq16
</aside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