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aside> <img src="/icons/megaphone_blue.svg" alt="/icons/megaphone_blue.svg" width="40px" />

【2025.07】删除部分过时内容

【2025.02】1.0版本发布

同样作为早期攻略之一,本文很多内容已经过时。关于联名卡的推荐思路和之前信用卡推荐一样,介绍太过宏观,所以导致一些人更疑惑了。另外本文原本有附各大酒店和航空公司的信用卡对比,但是时至今日很多卡已经进行翻新,对比表格很多内容已过时。由于反响一般,所以本文永久停更。值得一提的是,该文章的后半部分内容“航空联名信用卡攻略”在其他帖子有更详细的讲解《如何使用美卡积分换回国机票?》。

</aside>

酒店联名卡介绍

联名卡,顾名思义,就是由酒店或航空公司和银行联合推出的联名信用卡(以下统一简称"联名卡”)。联名卡和普通的信用卡一样,也有不同的消费返现结构。但是与普通的卡不同的是,联名卡返的是酒店/航司点数,而普通信用卡返的是银行点数。

普通信用卡返银行点数很好理解,获取的是银行点数,上期已经介绍过。比如主流的点数有UR,MR,TYP等,他们的特点是点数灵活,用途广,攒点快。而酒店/航点数,获取的是这个酒店/航司点数。每个酒店和航司都是一个单独的点数系统,但是可以根据情况转点。比如,酒店集团的点数除了可以订自家的酒店之外,还可以转点给航司。而航司的点数也可以转回酒店,也可以出同一个联盟内其他航司的机票(一般情况下)。

五大酒店集团介绍

大多数内容来自于网上,大家有个基础了解就行。

点数的使用

既然联名卡返的都是酒店的点数,那么核心论点是需要把这个点用出去。这里有一个问题是,酒店的点数普遍估值低,转给航司更亏。这里来给大家列个清单。 (酒店点数转点给航司,不同的航空公司比例略有区别,表格中只列出众数)

点数估值 转点比例(给航司) 合作伙伴总数
Marriott 万豪 ¢0.8 3:1 40
Choice 精选 ¢0.6 5:1 12
Hyatt 凯悦 ¢1.7 5:2 25
Hilton希尔顿 ¢0.4 10:1 26
IHG 洲际 ¢0.5 5:1 45

假设你申请了一张万豪的信用卡,有3x的餐馆,那么实际回报是多少呢?万豪的估值0.8cpp,真实回报只有3x0.8=2.4x,而转给航司相当于只有1x的回报。相比较于银行点数可以1:1转给航司,酒店的转点比例属实性价比低。不过酒店的合作伙伴都比银行多,如果你在订票的时候发现少一点点数还是可以凑合用一用。那如果这么算下来的话,日常卡不香吗?那3x的回报都是实实在在的。

看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了吧。除了Hyatt估值较高之外,其他的性价比都蛮低的。申请联名卡的意义是拿开卡奖励,各类福利,会员等级——当然这是建立在你是他家的常客情况下。航司同理。

虽然这样,但总体来说也有可圈可点的地方。比如万豪作为最大的酒店集团,一共发了5张联名信用卡。相对比较慷慨的开卡奖励,自家酒店消费6x,不同等级还会额外送bonus(比如白金和信用卡住店21x),攒点相对而言快一些。但是高攒点的消费类别也仅限某些万豪酒店,普通日常的消费攒点不合算。最后合作伙伴比银行多,有些情况下还可以凑合用。而点数更值钱的Hyatt相对来说攒点就更慢。